如果你做電商廣告,只看 ROAS、廣告花費、轉換數,其實只看到了「結果」。但行銷優化真正能省錢、提升轉換率的地方,往往不是「結果」,而是「過程」。而銷售漏斗,就是把「用戶從看到廣告 → 進網站 → 下單」這整段旅程拆開來,看清楚落在哪一段流失最多。
文章目錄
一、什麼是銷售漏斗?
1. 銷售漏斗的組成
2. 為什麼需要觀察銷售漏斗?
二、如何利用 GA4 銷售漏斗觀察用戶表現?
1. 判斷指標:完成率、跳脫率、裝置差異、流量來源差異
2. GA4 內建報表 v.s. 自建漏斗
三、根據銷售漏斗規劃再行銷活動
1. 依流失階段建立分層再行銷受眾
2. 根據分層規劃再行銷策略
四、文章總結
一、什麼是銷售漏斗?
1. 銷售漏斗的構成
銷售漏斗是指用戶從第一次接觸品牌到完成購買的整個過程。對電商來說,漏斗通常分成幾個階段:瀏覽商品、加入購物車、開始結帳,最後才是完成購買。
- 瀏覽商品(view_item):進入商品頁的人有多少?
- 加入購物車(add_to_cart):有興趣、但還沒買的人有多少?
- 開始結帳(begin_checkout):真正要掏錢的買家剩下多少?
- 購買(purchase):最後完成下單的人是多少?
透過銷售漏斗,我們可以對用戶從接觸到購買的流程有初步概念,下一段開始跟大家說明,如何利用銷售漏斗去分析成效。
2. 為什麼要觀察銷售漏斗?
銷售漏斗像是一條帶狀的統計工具,可以幫你分析每個階段有多少用戶流失、哪個環節的問題最嚴重。掌握這些資訊,你就能針對問題點對症下藥,例如優化商品頁呈現、改善購物流程、或調整廣告素材和投放策略。
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透過漏斗觀察流失階段,發現以下情況:
- 商品頁不夠有說服力
發生在「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流失率高」,可能代表商品頁資訊不足、圖片不吸引人或價格不明確,需要重新設計頁面或加入促銷資訊。
- 結帳付款方式不夠便利
發生在「開始結帳到完成購買流失率高」,可能是最後確認或支付過程出現問題,或提醒不足,這時可透過提醒信件或限時折扣刺激完成購買。
除了這兩種,每個階段的流失都有可以探討優化的地方。所以,只看最後的轉換,根本不會知道問題發生在哪一段。只有透過漏斗分析,才能知道「問題不是發生在整體,而是發生在某一步」。這就是行銷漏斗的作用,用來洞察「用戶的行為斷點」。
二、如何利用 GA4 銷售漏斗觀察用戶表現?
漏斗可以讓你清楚看到每個階段的流量,並找出行為斷點,也就是用戶在哪裡流失了?從而判斷哪個環節需要優化。
1. 三個判斷指標:流失率、裝置差異、流量來源差異
觀察銷售漏斗,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去觀察:
- 流失率(Drop-off rate)
每個階段流失都可以指向核心問題,例如:
- 加入購物車流失率高,表示商品頁面不夠有吸引力,可能是文案不足、比較資訊缺乏、圖片不夠有說服力。
- 開始結帳流失率高,可能是結帳按鈕不明確、需要登入或註冊,可能要調整頁面按鈕或降低結帳限制。
- 完成結帳流失率高,可能是付款方式太少、運費考量或是結帳步驟過多,建議簡化流程或增加付款方式。
適合判斷:商品頁設計/網頁 UI/UX/用戶體驗流程問。
- 裝置差異(Desktop v.s. Mobile)
如果行動裝置結帳率只有電腦的一半,很有可能是行動裝置的頁面 UX 壞掉、按鈕被遮擋或者是欄位填寫不方便,應立刻針對該裝置頁面做檢查調整。
適合判斷:UI / UX/頁面載入問題。
- 流量來源差異(Ads v.s. EDM)
假設廣告流量很好,但帶來的購買率只有 1%,表示廣告吸引的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品牌的人,對品牌還不夠認識;但是 EDM 可以帶來 12% 的購買率,表示這一群人已經對品牌有基本信任度,有較高的購買意願。
適合判斷:行銷漏斗中前期 v.s. 後期的媒體流量配置
2. 使用 GA4 探索報表檢查銷售漏斗
GA4 的探索報表提供兩種不同方式觀察漏斗:
標準報表「漏斗探索」:適合電商團隊使用,不用設定就能看到基本流程,快速上手。缺點是無法自選維度拆開分析。
自建漏斗(探索報表+篩選):較適合熟悉 GA4 介面操作的人,可以針對裝置、來源做區隔檢查,報表建置彈性度高。缺點就是需要自行花時間做報表。
綜上所述,我們可以了解到,轉換不好有時真正的問題並非廣告沒下好,而是「某一段行為卡住了用戶」。找到哪裡發生了問題,下一步就是進行優化。在下一個段落開始說明如何根據銷售漏斗規劃再行銷活動。
三、根據銷售漏斗規劃再行銷活動
掌握銷售漏斗的判斷方式後,就可以讓優化方向更精確,從廣告預算分配到素材優化都可以更精準。根據銷售漏斗報表,可以進一步針對不同用戶行為做精準操作:
1. 依流失階段建立分層再行銷受眾
如果把所有未完成轉換的用戶放在同一個再行銷名單,預算容易浪費,效果也有限。建議可以先根據用戶在漏斗中的流失節點分層:
- 瀏覽商品但未加入購物車:這群人對商品有興趣,但還沒下決心。
- 加入購物車但未開始結帳:從這群人開始購買意願較高,但可能還在考慮。
- 開始結帳但未完成購買:這群人會購買卻未完成交易,可能是結帳流程卡住了。
- 已購買完成:培養成這群成為忠實客戶
透過分層再行銷,找到正確的溝通方式,讓對應的受眾看到符合他們目前心理階段的廣告內容,提升轉換率。
2. 根據分層規劃再行銷策略
產品分析報表可以看到每一支商品的銷售漏斗分析。想提升產品的營收表現,就可以針對不同產品、不同層級的客戶規劃再行銷策略,例如:
- 針對瀏覽商品後流失的人
這群人對商品有興趣,但還沒完全信任。可透過廣告強調商品賣點、使用者評價或實際案例,提升信任感。
- 針對加入購物車後流失的人
這群人已經有購買意願,但可能受價格或運費影響。建議提供折扣碼、免運優惠或限時促銷,吸引他們完成購買,通常可以提升轉換率。
- 針對開始結帳但未完成購買的人
離完成交易已很近,但可能遇到付款方式或流程問題。可提供結帳指南、分期付款方案或快速出貨保證,降低放棄購買的風險。
- 針對已完成購買的人
對品牌已有一定信任,可持續推薦相關商品或加購組合,並提供會員制度或專屬優惠,提升客單價與品牌忠誠度。
四、文章總結
銷售漏斗是一個幫你理解用戶決策行為、改善購物體驗、提升轉換效率的工具。掌握漏斗,才能讓你的廣告投放更有方向,不只是看完成購買後結果,而是在過程中預測、調整和優化每個轉換節點。
雖然 GA4 有內建漏斗報表可以使用,但仍然要面對 GA4「數據延遲 24 ~ 48 小時」的限制,對於電商品牌來說是一大痛點。
圖靈數位的「即時分析報表」內建銷售漏斗,自動化更新並且不受 GA4 數據延遲影響,可以隨時看到最新的流量和轉換狀況。
瀏覽商品、加入購物車、開始結帳、完成購買,每個階段的流失率和完成率一目了然,不用自己手動整理報表。以及工作階段來源媒介分析,不只看單一平台,還能比對不同來源/媒介的表現,協助你在規劃再行銷策略時,可以更精準分配預算與投放平台。
想在一個畫面上快速掌握整個行銷漏斗的全貌,從而做出更精準、更即時的行銷決策嗎?歡迎點擊下方按鈕填寫【詢問表單】,我們的專員會在上班時間主動與你聯繫喔:)